成建制推荐古建筑保护 传承海派文化
- 分类:公司新闻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1-09-08
- 访问量:0
【概要描述】1月20日讯,现在上海历史优秀建筑名单已经公布五批,“根据上海的保护条例,也希望能够持续地不断地,每隔一定时间就公布一批。”上海市人大代表伍江说。
成建制推荐古建筑保护 传承海派文化
【概要描述】1月20日讯,现在上海历史优秀建筑名单已经公布五批,“根据上海的保护条例,也希望能够持续地不断地,每隔一定时间就公布一批。”上海市人大代表伍江说。
- 分类:公司新闻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1-09-08
- 访问量:0
1月20日讯,现在上海历史优秀建筑名单已经公布五批,“根据上海的保护条例,也希望能够持续地不断地,每隔一定时间就公布一批。”上海市人大代表伍江说。
在2017年上海两会上,多位上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上海历史风貌保护,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。
上海市政协委员杨德钧建议,对历史建筑的老居民进行口述历史,讲讲老房子的故事,要立体地保护老房子,就要对其历史和作用进行研究。
全国政协常委、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对澎湃新闻记者说:“这次政府工作报告谈到,要成片地、成建制地、有规则地、依法地推进古建筑保护,我以为太恰当了。”
历史建筑修缮人才还是太少
上海市政协常委屠海鸣说,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,有历史文化积淀,跟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一样,都碰到了怎样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问题。
“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保护上海的往事的记忆,这个城市慢慢历史消失,或者被篡改,它就会变成谁都可以说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了。我认为上海旧建筑是特别需要保护的。”上海市人大代表陈丹燕说。
上海市政协委员杨德钧认为:“在我们的修缮当中,保护的是房子的外壳,并没有保护房子的文化,而且在大修当中,内部的很多细节都已经消失了。(比如)一个窗的铜把手坏了,就一换了之,很好的铜把手换成铁皮的。”
在上海市人大代表伍江看来,这些年在历史建筑、文物建筑保护修缮过程中,上海已经成长起了一支队伍,但这支队伍人手还是太少,不够强大,他们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,“因此在我们的教育当中,我们急需通过正规的教育,来大量的批量地培养这类人才。”
对老居民进行口述历史
对历史建筑修缮技艺的传承,上海市人大代表马新华提出建议,“政府可以出台扶持政策,帮助有特别技艺的工匠,怎么让他们的手艺传承下去。”
上海市政协委员卢永毅也赞同保护这些工匠,并表示:“建筑都是过去的建筑,技术都是过去的技术,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的研究,去了解的话,还是能掌握相当一部分。那么这个研究的力量也需要加强。”
“希望对(历史建筑的)原住民,或者曾经的原住民进行口述历史,讲讲老房子的故事。因为(目前)我们保护的是房子的外壳,并没有保护房子的文化,所以要立体地保护(历史建筑),就要对房子的历史和作用进行研究。”杨德钧说。
他还建议,历史建筑拆下来的构件不要扔掉,修缮另外一些同类型房子的时候,就可以把这些构件用上去。
“上海,海派文化的传承,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我们的建筑、街景、相关的标志性建筑上,再不保护为时晚矣。”周汉民对澎湃新闻记者说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相关资讯

扫一扫,关注我们
版权所有:江西大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赣ICP备16009306号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南昌